重庆最专业检测评价机构

学术交流
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学术交流

环境监测基本概念和特点

来源:本站 时间:2021-01-28 浏览次数:

     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。在从事环境化学、环境物理学、环境工程学、环境医学、环境规划与管理、环境经济学、环境法学以及环境影响与评价等环境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时,环境监测是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和支撑力量,是进行环境管理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。“监测”一词的含义可理解为监视、测定和监控等,因此环境监测就是为保护环境和保障人群健康,运用化学、生物学、物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等方法间断或连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,观察、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过程。
       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,环境监测的内容也由工业污染源的监测,逐步发展到对大环境的监测,即监测对象不仅是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,还包括对生物、生态变化的监测以及趋势评价。环境监测按学科性质可分为:对目标污染物的分析化学监测;对各种物理因子如热能、噪声、振动、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等的强度、能量和状态测试的物理监测;对生物因环境质量变化所引发的各种反应和信息,如生物群落、种类的迁移变化等测试的生物监测。
       环境监测涉及的知识面、专业面宽,它不仅需要有坚实的分析化学基础,而且还需要有足够的物理学、生物学、生态学和工程学等多方面的知识。在做环境质量调查或鉴定时,环境监测也不能回避社会性问题,必须考虑一定的社会评价因素。因此,环境监测具有多学科性、边缘性、综合性和社会性等特征。
       我国的环境监测包括空气监测、地表水监测、环境噪声监测、固定污染源监测、生态监测、固体废物监测、土壤监测、生物监测、核(磁)辐射监测九大类。

2.png


供稿人:王艺淞